【版本信息】
v131544|容量21.4GB|官方繁体中文|支持键盘.鼠标.手柄|赠多项修改器
【游戏视频】

【游戏介绍】
《战争游戏:红龙》游戏介绍
游戏背景
《战争游戏:红龙》(Wargame: Red Dragon)是由法国开发商Focus Home Interactive推出的即时战略游戏,隶属《战争游戏》系列第三部。故事背景设定于冷战末期的1975-1985年,以虚构的“东亚危机”为导火索,北约与华约两大阵营在欧洲与亚洲展开全面军事对峙。游戏聚焦钢铁洪流的碰撞,还原了冷战时期真实的军事装备(如T-72坦克、F-15战斗机)、基地布局与战略思维,强调“大规模战争”的沉浸感与历史厚重感。
游戏剧情
游戏无传统线性剧情,而是通过“战役模式”呈现双阵营视角:玩家可选择北约(以美国为首)或华约(以苏联为首)阵营,指挥装甲师、机械化步兵、空中力量等,在欧洲平原、亚洲山地等多地形战场中展开攻防。剧情核心围绕“战略威慑”展开——双方通过部署核力量、渗透敌后、争夺资源点(如油田、港口)施压,最终目标是迫使对手在政治谈判中妥协。支线任务包含摧毁敌方指挥中心、保护运输车队、渗透破坏等,每一步决策(如是否使用战术核弹)都将影响战局走向。
游戏玩法
1. 大规模战场机制
• 单位规模:战场可容纳数千个作战单位(从单兵到装甲集群),强调“师-团-营”层级指挥。玩家需管理兵团(如装甲师、空降师),每个兵团包含多个兵种(坦克、步兵、防空车),需协同作战(如坦克吸引火力,步兵反步兵)。
• 动态地形:森林、山脉、河流等地形影响移动速度与视野——森林可隐蔽步兵,山脉限制坦克机动,河流需架桥或绕行。天气系统(雨、雪)会降低能见度,迫使玩家调整侦察策略。
2. 资源与后勤
• 资源管理:核心资源为“石油”与“工业产能”,石油用于维持装甲部队,工业产能用于建造基地设施(如兵营、机场)。资源点(油田、矿山)需派兵占领并防御,否则可能被敌方切断补给。
• 补给线:部队需沿道路或铁路部署补给线,否则会因“补给不足”降低战斗力(如坦克移动速度下降、步兵攻击力削弱)。破坏敌方补给线是削弱对手的关键手段。
3. 指挥与战术
• 侦察优先:侦察兵(如悍马、无人机)可标记敌方单位位置,避免“盲目交火”。隐形单位(如华约的“针式”防空导弹车)需通过热成像或电子战设备探测。
• 兵种配合:典型战术包括“坦克突击”(T-72集群突破防线)、“空地协同”(F-15轰炸敌方阵地后,步兵清扫残余)、“防空反导”(萨姆导弹阵地拦截敌方战机)。
攻略技巧
• 资源优先级:初期集中资源建造“装甲师”与“前线机场”,确保地面压制与空中侦察优势;后期根据战局补充防空单位(如“爱国者”导弹)或核威慑力量(战术核弹)。
• 单位搭配策略:
• 北约:利用F-15、M1坦克的高机动性与精准火力,优先摧毁敌方防空节点,再以装甲集群推进。
• 华约:发挥T-72坦克的成本优势(单价更低),通过“人海战术”消耗敌方资源,配合“基洛夫空艇”实施战略轰炸。
• 地形利用技巧:
• 山区作战时,将步兵部署在高地,利用地形优势反制敌方坦克;平原作战则用装甲师正面突击,同时派侦察兵绕后包抄。
• 河流附近优先抢占桥梁,控制渡口后可快速投送兵力至敌后。
• 侦察与反侦察:
• 前期派出轻型侦察车(如“山猫”)探路,避免主力部队暴露;发现敌方补给线后,派游击部队(如特种兵)破坏其运输卡车。
• 遭遇隐形单位时,使用电子战车(如“狂风”电子战机)干扰其信号,或呼叫空军轰炸可疑区域。
• 核威慑使用:仅在关键战役(如保卫首都、摧毁敌方核设施)中使用战术核弹,避免过度消耗政治资本(游戏中核打击会降低国际支持度)。
【游戏截图】